来源:第七影院人气:449更新:2024-01-30 09:53:48
电视连续剧《丁宝桢》是一部取材于曾在清末先后任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等要职的丁宝桢后半生经历的作品,和很多人物传记式连续剧不同,这部作品并未全景式呈现丁宝桢的一生,而是将剧情集中在丁宝桢成为山东巡抚后的作为。
这种选择的合理性在于,丁宝桢作为清末重臣、洋务运动代表性人物之一,他为官数十年,仕途遍及北京、贵州、湖南、山东、四川等地,他御外侮、办洋务、惩贪官、治黄河、除匪患,政绩不可谓不显赫。但就丁宝桢本人的实际情况而言,他只有在成为山东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后,才能真正去施展平生抱负。他的历史地位,也主要是被他在此之后的功绩所定义的。所以,对于《丁宝桢》这样一部历史正剧的主创者,如果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示主人公的历史面貌,就要对他从政前期的作为有所割舍。
这部电视剧中,主创者选择的故事起点是丁宝桢大义灭亲,严惩由自己推荐给朝廷,但又深陷贪腐泥潭的历城县令刘玉柏。后来,刘吐露出自己在京城另有后台后,夫妻都被杀灭口。这种处理方式的优长之处在于,既能够直接将丁宝桢清正廉明、刚直不阿的形象清晰直观地展示出来,又为后续剧情埋下了伏笔。这种用草蛇灰线式的悬念吸引观众的手法,显然借鉴了悬疑刑侦剧的技巧。
另外该剧对类型化创作手法有所借鉴的,是丁宝桢诛杀违背清代祖例出宫的太监安德海这组情节。从清末至今,这段故事已经在民间广泛流传。对于今天的普通观众而言,这也是丁宝桢的大小政绩中人们最为熟知的。当剧中故事讲到安德海被抓捕下狱即将处斩时,该剧的紧张气氛被深度渲染。到底丁宝桢会先接到保全安德海性命的慈禧太后懿旨,还是将其就地正法的同治皇帝圣旨,观众哪怕早已知道历史上真正的结局,也无不为之紧张万分。上述这些对类型剧叙事技巧加以借鉴吸收的做法,极大提升了这部历史正剧作品的观赏性,堪称其一大亮点。
该剧的另一亮点则是单元化的叙事结构。丁宝桢作为封疆大吏、洋务名臣,一生中介入的事件、处置的危机不计其数。这部作品抓住诛杀安德海、兴建机器局、治理黄河、赈济灾民等最能凸显其精神底色和平生功业的事件来分段落组织剧情,这种单元式结构的意义在于,兴建机器局是洋务运动的应有之义,这一部分情节是刻画时代背景,凸显丁宝桢的历史地位和勇于革新进取的人物形象的必要内容,治理黄河是主政山东的地方官的分内之事,他奋不顾身跳入黄河决口处,继而带动众人舍身封堵洪水的情节更是催人泪下,体现出他爱民如子、忠于职守的风范。他就任四川总督后,又把治理盐政、铲除匪患这些和百姓能否安居乐业有着直接关联的事务作为头等大事。正是通过对这些片段的撷取,该剧将丁宝桢波澜起伏的一生的不同阶段展现出来,并以点带面地折射出相应历史时期的特定氛围。而且,在作品内部,这些单元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创作者往往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叙事后,就将情节转入丁宝桢的家庭生活,以此完成各个剧情单元的串联。这些“过场戏”并非可有可无,它们赋予了人物更多的人性光彩,在这些过场戏里,丁宝桢不仅仅是一个威严刚正,不苟言笑的清官、重臣,更是一个有血有肉,颇具生活情趣的父亲、丈夫。其中,剧中多次过场戏都涉及了丁宝桢是如何不断完善名菜“宫保鸡丁”炒制技巧的。观众饶有兴趣地看到,一道原本普普通通的炒鸡丁,是如何在丁宝桢、丁体常父子的反复试验后,吸纳了黔、鲁、川三地的烹饪手法,成为流传于大江南北、老少咸宜的名菜的。
丁宝桢的饰演者马少骅,为此剧奉献了极为精彩的演出。他对主人公的塑造,极大提升了整部剧的艺术品质和观赏价值,也堪称该剧一大亮点。剧中,随着丁宝桢年龄的增长,他精准调控着表演中的各处细节,语调渐趋低沉缓慢,行动也愈见迟缓,神态也由频频出现震惊、愤怒,变得温和内敛,更多的是凭借眼神的变化等微表情而不是语调、姿态的变化来传达出内心感受。尤其是最后一集中丁宝桢和慈禧太后的内廷答对这场戏,是丁宝桢人格力量、家国情怀和从政之道的集中体现,堪称整部剧集的点睛之笔,极具华彩意味。
通过这部作品,观众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丁宝桢不仅仅是违例太监的诛杀者、宫保鸡丁的发明者,还领略到了他饱满强大的人格力量。历史上的丁宝桢,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一样,都是讲述中国近代史无法回避的人物。这部作品不但还原了他的历史面貌,更带给观众对清末历史更加深刻的认识。
如果喜欢第七影院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站内广告是本站能持续为大家服务的立命之本还望顺手支持一下^_^
Copyright © 2019-2025 · 第七影院 kswjz.cn